![]() |
青石板路、旌旗招展、叫卖声声……2025年9月6日,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陈晓妍、董超宇同学走进洛阳标志性历史文化街区——丽景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市井烟火与文旅经济”主题调研活动。同学们穿梭于老街古巷,用脚步丈量历史,用专业视角观察文旅融合的现状与发展,感受隋唐洛阳城里坊制度的当代延续。
“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丽景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始建于隋代,是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起点。活动过程中,陈晓妍同学重点考察了丽景门城楼的建筑特色及其防御功能,并结合隋唐洛阳城的里坊格局,探讨了古代城市的空间管理与商业分布。董超宇同学则深入城门内的十字街,对沿街店铺的经营业态、游客消费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唐三彩、牡丹瓷、洛绣等)的展示与销售情况进行详细调研。
“这里的烟火气是‘活’的历史,”河南科技大学陈晓妍同学在调研后兴奋地说,“我们看到,传统的剪纸、皮影戏与现代化的文创产品、网红小吃店和谐共存。这为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商业化路径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案例。如何平衡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
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董超宇同学对街区的视觉形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从城楼的巍峨壮观到店铺匾额的书法艺术,再到特色商品的包装设计,丽景门整个街区的视觉元素非常丰富。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成功的文旅项目,其美学价值和文化辨识度至关重要。”
丽景门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当下活跃的经济体。来到这里,就是希望通过实践调查将管理学、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商业实践相结合,将艺术设计的灵感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通过亲身感受,思考如何让沉睡的历史资源‘活’起来,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此次丽景门之行,让河科大学子们深刻体会到,历史文化遗产并非冰冷的标本,而是可以与现代生活交融共振的宝贵资源。同学们表示,将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学术报告和实践方案,为洛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